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医疗信息化.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医疗信息化. Show all posts

医院信息化之一体化、集成化辨析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一体化和集成化是两种主要的实现路径。本文将详细探讨一体化和集成化的定义、优势、不足、适用范围,并提供实际的建议。

一体化

定义

一体化是指站在医院信息化总体的视角,进行一套核心数据、一致标准、统一底层的架构设计与实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的应用开发、运维管理,天然的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与协调一致。

优势

1、数据模型一致,有效提升了生产环节的数据一致性与高质量,为数据的一次、二次利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开发框架及工具的一致,有效降低了开发与维护难度,提高了对业务需求相应能力。

3、天然实现了系统互操作,应用一体化程度高。

不足

1、对系统的整体设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对全院业务具备整体理解、分析、抽象能力;

2、对技术选型能力需要较高,一旦某个技术组件退化或不可用,会对系统产生较大的系统风险;

3、对系统领域划分及抽象能力有较高要求,一旦某个业务领域模型发生重大变化,会对系统产生系统性风险;

4、对研发要求较高,需要所有的供应商均采用此设计框架及工具链进行开发,或医院自行基于该框架开发,在项目管理、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上均存在极高要求;

5、系统的运维风险较高,一旦某个局部模块出现故障,可能会拖累整个系统,与当前分拆、隔离的行业趋势不一致。

适用范围

1、更适用于新建医院或信息化基础薄弱、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医院,可以从零开始构建一体化系统。

2、对于某些专业需求非常特殊、需要高度定制化的科室或业务,可以考虑采用一体化模式进行开发。

集成化

定义

一体化是指站在医院信息化总体的视角,不对单个系统的数据结构、技术架构、开发工具选型进行约定,而是基于统一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流程,通过接口或者集成引擎来进行业务的互联互通,实现业务流程的一体化。

优势

1、降低了单一厂商对医院进行绑定的风险,医院可以在各业务领域选择优秀的产品,提高业务整体的数字化水平。

2、系统灵活性更强,在单个业务系统发生快速变化时,可以对单个系统进行升级替换,对其他部分没有影响。

3、通过集成架构,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各业务系统范围,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

4、供应商、医院可以选择擅长的开发工具链,有效降低开发运维成本。人员队伍建设成本较低。

不足

1、需要具备全局业务流程梳理及集成规范制定的能力;

2、需要具备对众多厂商能力的鉴别、管理能力;

3、集成平台容易成为单点故障,需要重点加固;

4、各系统间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不一致,需要通过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治理、数据集成等手段来实现数据的一体化。

适用范围

1、更适用于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各部门需求差异较大的医院。

2、可以逐步替换老旧系统,实现平滑过渡,降低整体风险。

建议

一体化和集成化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一体化是行业的一个长远理想,但从行业的发展及当下来看,一体化对于国内的绝大部分医院来说,不是立刻就能够实现的。一方面是医院的信息化是沿着集成化的路线不断发展起来的,医院很难在不影响现有业务运行的短期内将系统推翻重建成一体化系统。另一方面,市场上并不存在对医院业务(HIS+临床+医技+基本经济运营管理)进行一体化实现的产品。当然,随着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的成熟,一体化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得到提升,一体化模式将更具吸引力。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概念的兴起,也为实现一体化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但对于现阶段的医院来说,“整体集成化、局部一体化”是更加实际、更加可行的选择。其主要优势如下:

优势互补: 兼顾了两种模式的优势,既可以保持整体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又可以针对特定领域实现深度整合和数据共享。

降低风险: 逐步推进,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或对现有业务造成过大冲击。

符合趋势: 符合当前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模式。

未来,一体化和集成化两种模式将长期共存、相互促进,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设路径,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最终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附录

190年代,江门安易与江门中心医院合作开发的系统,是一套一体化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曾经在业内引领了一段风潮。但随着医院的业务管理精细化及信息化应用的水平提升,该系统无法跟上业务的需求,导致最终退出市场。同样,美国VA开发的系统,曾经覆盖了美军的所有医疗机构,但近年来随着系统逐渐不适应发展要求,也在逐步采用商业化的软件进行集成替换现有软件。香港医管局开发的医院系统,曾在2000-2010对国内医院系统一体化起到了一定示范引领,但近年来其已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要求,甚至成为医院发展障碍,因此也在行业内消声觅迹。

2、而在更成熟的企业信息化领域来看,SAP虽然是最大的ERP厂商,其也围绕企业的运营管理领域来做,企业的生产制造、营销管理、人力资源、BPM等基本都是第三方厂商来做,基本上也属于局部一体、整体集成的模式。


–EOF–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移动门诊输液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家属 ,是外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而缺乏新意,而输液病人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医疗市场竞争,病人自我维护意识增强,要求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如何消除门诊输液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面临挑战

医院现有输液流程: 


目前的流程有以下问题和隐患:
1、以病人的姓名和年龄为标志进行人工核对病人身份,当碰到病人神志不清、碰到 名字发音或者姓名相同的病人等等,会有一定的差错隐患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2、以手工书写方式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需要用人工核对的方式才能找到对此有需要的病人,无法进行自动统计等。
3、病人输液位置有随意性,秩序混乱,不方便护士确认病人的位置,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位置占用计划和统计无法做到。
4、病人有不适反应、接瓶、完毕时需要呼喊护士进行操作,造成了输液室环境的嘈杂,护士听不清呼喊及病人位置确认错误等问题。
5、护士的工作量没有统计报表,需要整理纸质文档,护士出现差错和工作疏忽等信息 无法记录,导致领导考核护士的工作量和差错率变的困难。
6、医院管理层无法切实了解输液室的实际工作现状,和对输液室护士工作的正确考核。

方案概述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利用条码、RFID、无线网络及EDA开发等技术把医院门诊管理的各子系统或环节有机的整合,实现一个可靠、先进、创新的系统,确实为医院门诊输液管理带来了方便性和实用性,必定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系统利用WLANRFIDLAN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传输平台,负责EDA、呼叫单元、护士工作站等前端应用设备及后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流传输,实现应用端和后台实时的通信,完成录入、调用、表现等环节。HIS系统开放接口,利用标准协议接口,实现护士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EDA软件的定制。

关键应用

使用本系统流程和医院原有的流程主线一样,包括病人提药、护士配药、护士给病人输液、病人呼叫护士需要帮助等环节。但使用本系统在大多环节利用了企业数字助理(EDA)和条码技术改变和改善了医院原有流程环节中操作方式。

1)数据核对:利用移动终端的条型码扫描功能,核对病人与药品的信息匹配。
2)查看剩余位置和病人位置号:通过条码不干胶的打印及与数据库映射,使条码包含 了姓名、出生年月、房间号、位置号等信息,以便护士对输液位置统计和安排。
3)病人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通过无线呼叫单元向护士求助,使得病患可以得到最好 的医疗服务。 
4)移动终端显示呼叫单元的信息:包括病人姓名,位置,服务的时间累计。通过服务时 间的长短来判断病人所需要的服务(比如不适反应、接瓶、拔针等服务),提前做好准备。
5)生成护士工作报表统计:包括执行病人的数量来判断护士的工作量,通过病人和药物的匹配率来分析和记录医疗差错,实际护士扫描次输与数据库中核定数量药物的标准扫描次数进行比对来考核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等等。

应用价值

  通过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的建设,直接为医院带来以下好处: 
1、使用条码化代替人工核对,以条码信息实现输液信息的电子化,保证药物信息、病人信息的正确匹配,减少医疗差错,确保病人的安全。  
2、以病人身上的二维条码来确认病人身份以及输液座位号等信息。既保证了医院输液位置安排和计划有秩序,又帮助护士服务时寻找病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和移动识别技术,给予病人一个人性化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声誉。
4、护士随身携带的数字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病人的呼叫信息,保证了服务的高质量,环境的安静。
5、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报表,包括执行病人数量,扫描次输与差错记录等信息,来考核护士的工作量及质量。
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为医院的贡献不能简单用数字来定义和表现,但是无形中为医院创造了价值。直接提高了医院门诊管理效率和社会声誉,从而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一卡通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健康是社会活动与家庭生活的首要保障,它将控制和调整人类的一切活动。因此,个人健康始终是优于其它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改善,人类对疾病的防治更加重视,总是竭力将最先进的技术尽快地用于人类健康最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领域。IC卡,这一新兴的高技术结晶,问世不久即被某些发达国家的健康部门所运用,成为非金融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中型以上的医院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并且正在从单机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还相对较落后。医疗卫生系统如何调整发展步伐,改善管理机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医院的整体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面临挑战

在目前的门急诊就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百姓看病难、程序多、时间慢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门诊过程中的“三长一短”(即病人挂号、划价、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和急诊过程中的绿色通道总是“通道不通”的问题。在病房,由于病人住院时间长,各种医疗消费品种繁多、计算量大,由于费用结算的模糊性和非及时性,经常导致医患之间的互不信任,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纠纷。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由于传统的就医流程是以划价收费为中心建造的,总是让病人服从于医疗机构的部门与岗位设置;而不是首先为病人着想,让医疗流程服从于病人看病的需要,不能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一切“以医疗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之,由于医院是个人流量非常大、看病高峰期往往又十分集中,很长时间以来各种类型的医院几乎无一例外地缺少设计精良的、品质优秀的、功能完备的信息化工具的支持,这就使得即使医院领导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他们往往也无能为力。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之间的相互竞争正变得日趋激烈。一个好的医疗环境,一个更富于效率的医疗服务流程,无疑对于医院争取更多的客户(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方案概述

一卡通是指以就诊卡为患者基本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应用实现电子身份证、电子钱包、电子病案等数据共享的一整套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从信息化角度对医院服务流程进行再造,解决传统服务模式的弊端, 提高患者门诊周转速度和医院工作效率。





关键应用

   一卡通做为患者唯一身份识别(ID)的载体,实现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在院内的共享。

 
门诊生工作站以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治疗单和电子报告浏览为主要内容,规范门诊医生业务,提高工作效率。
 “门诊预缴金”付费方式,避免了患者重复排队缴费。此三要素相互配合,辅以患者自助系统(挂号、排队、查询)、自助缴费排队叫号系统、合理用药检测系统,构成全新的门诊业务模式。


应用价值

简化就诊环节一卡通的使用,方便了患者就诊,减少反复排队等待时间及往返缴费问题,使就诊流程电子化,患者有序就诊且流通速度加快,提高了门诊就诊效率及服务水平。
信息充分共享医生通过医生工作站系统可以查阅患者既往就诊情况,收费人员也不必再反复录入患者基本信息,患者信息通过刷卡得到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
实现一站式服务收费处不再只是简单的收钱结算,而是集注册、办卡、收取预交金、结算于一身的综合窗口,实现工作人员的动态调整,提高工作效率。

门诊医生工作站医生可以开电子处方及电子申请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子处方和电子申请单也能够避免患者因缺药、不合理用药、过敏试验和预存金额不足等情况引起的折返,节约患者时间。


患者自助服务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医院存在挂号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诊断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
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面临挑战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是当前政府和医院最为关心的事情。很多医院病人问诊时间相对集中,原本狭小的门诊大厅拥挤不堪。此外,病人挂号付费排队时间长、名医专家预约难、医疗信息不对称、费用查询不方便、就医流程不便捷等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成为影响医院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就诊者在一次医疗过程中,花在排队的时间占总时间的70%左右。其中,门诊挂号排队、取化验单排队、交费排队以及取药排队是医院解决看病难问题首先会考虑的。

方案概述

方案以“优化医院管理、实施便民惠民”宗旨,“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提出“门诊全程自助服务”的设想,计划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自助服务的方式,简化门诊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按照“对内优化管理、对外简化流程”的要求,凭借多年众多医院了解,深入门诊一线调研,分析门急诊特点,列出高峰的月份和时间段,以及各科人均诊疗时间,逐步搭建起集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付费、自助充值、自助查询、自助打印报告为一体的全程自助服务的框架,可以满足医院让患者能更加有序、舒适、便捷地就诊。



关键应用

自助服务模式推行实名制就诊和一卡通,实现诊疗信息共享,减少号贩子的操作空间。在医院推行实名制的诊疗卡、银行卡、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作为就诊卡应用于就医全流程,保证诊疗信息的延续和共享。患者就诊过程中可全程使用遍布医院的自助设备,大大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利用银行渠道为百姓提供优质预约挂号服务,缓解医院挂号难问题。此外,遵循卫生部提倡的“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结合“预交金扣费”和“银行卡刷卡付费”,实现便捷的诊间支付、自助支付,方便患者。

自助挂号:通过就诊卡/医保卡等实时查询打印挂号单,网上及电话挂号的就诊者也可在本机打印挂号单; 
自助化验信息打印:通过就诊卡(射频卡/芯片卡)自动查找患者化验信息,并自动生成打印报告单; 
多媒体实时查询:自助查询专家出诊信息、医院科室信息、挂号费用、病历信息等; 
自助式缴费:通过一卡通/就诊卡等方式实现电子支付挂号等费用。

应用价值

诊疗流程化、信息化、自动化,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缓解医患矛盾,解决新医改就医难的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品质
解决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与银行卡系统对接难的问题
减轻人工窗口的服务压力,减少医院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EOF–
by ShawnShi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RFID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现今科技日新月异,医疗仪器与技术亦是突飞猛进,但大部分医院的流程管理,仍是停留在人工处理阶段。当医院涌入大量病患时,从挂号、病历、诊疗流程、药物施用等,对医疗人员与医疗资源,都是沉重的负担。如何降低人为错误,增加医疗效率,并提升医疗质量,是目前所有医疗院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患者安全问题近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量专门用于提高临床医护质量的新技术和工具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还将提供护理的物理过程与用于提供临床决策支持、质量和安全检查的药物信息和软件应用程序紧密结合在一起。减少临床医疗错误是整个行业解决患者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面临挑战

近几年来医疗卫生行业IT投资大幅提升,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础医疗信息化系统已不断完善。国内大部分三甲医院已纷纷采用了HISPCS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基础医疗数据的管理。 然而,医院是个极其动态的工作环境,医疗资源和人员在发生实时的变化,并需要及时的处理。例如,急救时需要知道最近的清洁输液泵在哪里,需要赶快寻找某个医生;用药时需要知道患者。这些实时信息的缺乏往往导致耽误救治、误治等情况发生,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缺乏对医疗资产和人员的实时监控直接影响了诊疗服务质量和医院效益。医院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医疗动态管理平台,来实现对医疗设备、病房、病人、病人安全、药品、医疗垃圾、医疗用品等医疗资源的自动实时追踪,并基于此建立新一代的医疗急救系统和社会应急医疗防御系统。

方案概述

RFID医疗信息应用系统,实现了RFID技术、无线网络技术、PDA手机与医院的完美结合。实现对医疗设备、病人、医生等各类医疗资源的实时追踪和整合,从而达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因操作失误引发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节省医疗成本以及增加安全性等好处。将医疗管理模式推向无线化、移动化、智能化。



系统主要工作原理是将RFID电子标签作为识别标识码,将其与受控目标关联,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追踪定位和管理。RFID电子标签(腕带、标牌、吸盘等)附着在待受控的物品、设备、人员上。标签实时发送的无线信号被射频信号分析器记录下来,并通过交换机发送到实时定位服务器。服务器利用专利算法计算出受控目标二维(三维)坐标,并发送给三维虚拟医院仿真平台。仿真平台实时显示资产和人员的位置及轨迹,并通过和HIS、视频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完成多种应用功能。

关键应用


1.   人员资产实时定位

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对医疗设备、医生、护士、患者等的实时位置监控。基于实时位置信息,实现门禁安全管理、医疗器材定位追踪、病人流动管理、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身份识别和医务工作人员定位等。

2.   医疗垃圾管理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相比,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不恰当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医疗垃圾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借助于RFID/GPS/GPRS技术结合,可实现医疗垃圾处理流程的实时监管。

3.   固定资产定位管理

创造性的采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信息采集技术实现对医院各类固定资产进行识别、定位、监测和管理。该系统以RFID电子标签作为唯一可识别标识,以医院现有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资产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维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资产管理质量、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折旧管理集成到统一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管理、数据共享。

4.   母婴管理

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当婴儿出生后,即在产房内对婴儿和母亲进行标识工作佩戴无源腕带标签,标签内存储母亲和婴儿的各种相关信息(母亲姓名、年龄;婴儿性别、出生时间等)。医生护士手持PDA即可分别获取母亲和婴儿的信息,成功比对配对信息,避免抱错婴儿。 医护人员在交接婴儿时其信息(姓名或工号)将被记录在射频标签中,由此明确医护人员的责任。同时,当未经允许的标签进入婴儿房时,系统将自动向监控中心发送警报示警,从而有效的防治婴儿被盗。

5.   病房服务

病房服务系统是针对医院住院病人的服务系统,通过RFID腕带将住院病人的全面情况有效的整合管理,明确用药、发药责任。同时该系统将根据每日的医嘱自动更新腕带内信息,包括最新医嘱及用药信息等,便于医生会诊或发生病床状况时医生即时获取病人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急救诊疗时间。

应用价值

对医疗仪器与设备提供限时位置追踪功能,加强设备的综合利用及管理;
加大对危险或单品价值特别大的药品的管理,保证随时掌握药品(物品)的状态,可以有效的杜绝危险受控物品的外流滥用;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在护理环节为护士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帮助医生或护士对病人进行身份的确认,降低用药错误,提高医疗质量;
监视、追踪未经许可进入高危区域的人员,保证患者安全。





–EOF–
by ShawnShi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I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随着医院信息化在过去十多年的开展,目前大多数大型医院都具备了初步的信息化水平,都拥有了功能完整,强大的HIS,LISPACS等业务系统,能够有效支持医院业务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运营管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传统的统计报表来自于各个业务系统,信息不全面,同时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又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为医院管理者准确掌握医院运行状况带来了困难。因此医院管理者希望实时,准确,快速地掌握医院的运行情况,包括各个业务科室的收入情况,诊疗情况,人员绩效等,以便作出准确的决策。

面临挑战

1.   多个异构信息系统带来的信息整合的难度

医院中,通常存在着多个业务系统,典型的三甲医院可能存在几十个业务系统,这些业务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开发,运行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数据模型差异大,通常缺乏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客观上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这些都给数据整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数据的数量及其复杂性

医院中的业务系统经过长时间运行,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典型的三甲医院的HIS系统的数据量可以达到上百GB。考虑到多个系统的数据整合,数据量通常十分庞大,这就系统的查询性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来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例如数据库分区技术,表分区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有效提高查询性能和系统管理能力。

3.   需要成熟完善的分析方法

用户在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多种功能的分析方法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一般性的报表,灵活查询,图表,仪表盘(dashboard),多维分析(OLAP)分析,数据挖掘等,此外,还可能需要有非结构化文本分析,嵌入式分析等。

方案概述

用友医疗借助用友集团在商业智能领域有着多年的经验,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亚太地区有大量的客户案例。用友医疗的商业智能方案不是某个单一的产品,也不是几个产品的拼凑,而是为客户提供真正的端到端(end to end)完整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各个层级的客户需求。


用友医疗有优秀的技术平台,可以帮助客户管理海量的业务数据,提供良好的数据管理能力和多种分析手段。用友医疗有针对医疗行业的成熟的数据模型,在国外有着大量的成功案例。基于先进的行业模型,我们可以在运营分析,业务分析,绩效考核,医疗质量控制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完整的主题分析能力,基于用友医疗在数据仓库项目上的实施方法论,可以帮助客户成功实施商业智能项目,构建完整的解决方案,达成总体业务目标。

关键应用

通过商业智能分析工具,将医院各业务信息进行整合并挖掘,为医院管理、监控、评价、预估提供完整的业务分析平台。系统覆盖医院全部业务系统,通过抽取HISEMRLISPACSHRP等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进行清理整合,构建医院统一的业务数据仓库,建立医院数据的规范化、持久化管理机制。
通过数据整合,全面掌握医院运营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内在的规律和趋势,使医院管理者准确获悉医院实际情况,并以直观的图表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1.   数据集成

从各个原有的业务系统中获取业务数据,解决异构数据整合的问题。这是商业智能的第一步。数据清洗,转换,加载等,把数据按照业务要求整理为统一元数据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业务数据,并加载到数据仓库平台中。

2.   数据分析

通过元数据管理,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多种分析,满足客户的多层次要求。

3.   信息应用

用户通过前端展现工具访问数据仓库平台,以多种灵活的格式展现给客户进行分析研究,例如图表,报表,嵌入式展现等。

应用价值

实时监控医院的业务状况、医疗设备使用率;
实时汇总医院整体医疗状况;
实现对医院业务趋势做出分析预测,以辅助院领导调整未来的医院发展策略。






–EOF–
by ShawnShi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新医改中县医院能力建设思路--第四部分 IT建设思路与规划

1    IT建设思路与规划

1.1   建设思路

县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卫生健康的双重定位,将县级医院放到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来考虑信息化建设思路。
从临床服务角度考虑,医院需要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患者诊疗信息共享、双向转诊,临床就诊流程与公共卫生服务协同与互动,同时也要与综合卫生监管平台对接,支持卫生管理部门对医院业务的管理;从卫生健康的角度考虑,医院需要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妇幼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妇幼保健等业务管理,也要与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等垂直业务条线系统对接,实现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的共享与监管;从医院管理的角度考虑,医院需要与医管局或所属医疗集团的运营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管理、运营业务的集中监管;从支付体系的角度考虑,医院需要与医保、新农合等医疗保险系统对接,实现患者医疗保险费用的精细化管理和实时报销;从医院运行的角度考虑,医院需要与药品监管平台、外部供应商的ERP系统对接,实现药品、医疗物资的电子化采购、支付;从医学研究的角度考虑,医院还需要与医学文献系统、合理用药等系统对接,促进医卫人员的能力提高。

推进县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县医院信息系统及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是建设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改善县医院就医环境,保障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县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实现未来的医疗信息区域共享打下基础。
另外,也需要重点考虑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以简化医院内部的系统间数据交换和业务互操作,以及医院与区域平台间的系统集成。目前卫生部已发布的信息化标准如下:
序号
类别
标准名称
1
医院相关
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2
医院相关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3
医院相关
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4
医院相关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5
医院相关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6
医院相关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
7
医院相关
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8
医院相关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9
医院相关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10
医院相关
卫生系统数字证书应用集成规范
11
区域医疗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12
区域医疗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
13
区域医疗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14
区域医疗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15
区域医疗
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16
区域医疗
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17
区域医疗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1.2   应用价值

1.2.1     优化医疗流程,创新医疗模式,更好服务患者

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一切基于方便患者就医来设计就诊流程。从患者角度彻底解决 “三长一短”问题,提高整体的诊疗效率。融入移动物联技术,整体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强调“计划,有序,简约”的流程设计理念。建立从预约诊疗,就诊次序,诊断与治疗,付费方式一站式服务体系。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患者健康门户。使患者能实时的回顾自己的诊疗历史,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态。同时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就诊预约,诊疗/健康历史查询,付费结算,随访问答等服务。
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利用移动设备,实现围绕患者就诊流程,临床服务流程的互动。告知患者就诊状态及诊断治疗结果。

1.2.2     规范医疗过程,降低医疗风险,保证医疗安全

贯穿以临床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一切基于加强医疗安全角度来设计临床信息系统。融入移动物联技术,建立医院医疗流程信息全自动采集。实现临床医嘱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控。使医院达到全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标准。同时使患者诊疗或健康历史回顾、医疗行为过程监管成为可能。
基于方便,安全,专业的理念,设计医疗过程中的人机智能交互界面,尤其是医嘱录入和辅助诊断录入等关键人机交互界面,彻底避免资料采集、医嘱录入时产生的各类错误。
利用全电子病历数据,实现集成电子病历视图。包括患者临床摘要,各临床专业下医学指标时间趋势变化图集。使医生动态,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并能及时了解患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建立知识库共享平台,使医生方便获取各类临床信息资源,同时也规范了医生的医疗行为,减少医疗事故。
通过业务协同平台(远程医疗及区域PACS,预约诊疗等),优化共享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强化诊疗质量。通过医院患者门户,建立医患沟通渠道,通过物联终端采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实时监控。

1.2.3     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业务协同

遵循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在患者医疗就诊流程中,自动发现并采集相关公共卫生数据,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临床服务流程,公共卫生流程业务联动和信息整合。建立主动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给患者带来更专业,更贴心,更细致的卫生健康服务。

1.2.4     临床业务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

按照统一信息模型和基础数据标准,实现医院前端服务(临床服务)和后台管控服务(运营管理)信息一体化,实现运营管理与临床服务业务流程无缝连接。建立统一的数据挖掘模型,集中整体展示围绕收入,医疗质量,院内成本,利润等运营状况。

1.3   系统规划

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机制,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临床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协同机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载体的患者诊疗数据组织与共享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疗协同服务的建设原则来规划。
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是在具备相应的基础环境(主要包括中心机房的安防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等)以及硬件基础设施(包括支撑医院信息平台和医疗行为管理系统运行所需增加的服务器、存储备份、网络设备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县级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由临床服务、医疗服务和运营管理三大部分组成。同时通过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采集相关业务数据,与院内医疗行为监管、决策支持、电子病历浏览器等进行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对外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包括与区域平台的数据交换。
  
临床服务以病人为中心,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医疗业务的综合性系统。医疗管理是指围绕患者诊疗活动而发生的医院管理活动包含医疗事务处理的相关业务组成和业务逻辑。县级医院运营是指通过加强对医院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保证医院的持续运营和发展。

1.3.1     医院信息平台

医院信息平台的建立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医院信息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适应各种政策、技术、业务发展的能力,遵循信息标准化的软件系统都可以接入到平台,并通过平台实现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将原先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病人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就医、方便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各类管理人员分析决策。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将各个独立的业务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的互操作。同时通过单点登录,实现登陆一次即可访问院内的各个系统,极大的简化系统文档的难度,统一权限管理。
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数据中心系统,实现统一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及技术文档、元数据管理等功能。基于电子病历,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与标准,建立医院信息平台需制定信息交换标准,统一卫生信息标准与数据字典,形成健康档案的内容规范与标准。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组织机构间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基础数据实时更新,确保信息同步;基于数据中心信息,利用智能挖掘工具及分析模型,提供管理者决策分析;同时基于数据中心建立集成全电子病历视图,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可以实现院内应用系统的快速扩展。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将临床及运营管理的等第三方专业系统互联,形成临床全过程闭环管理,实现全院电子病历系统。另外,可以不断开发或者集成新的系统,或者平滑升级医院运行模块,满足新医改政策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

1.3.2     临床服务系统

临床信息是一切信息的基础,医疗信息系统应以病人为中心,面向一线临床医护人员。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设计的临床信息系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完整的智能化工作平台。电子病历与临床系统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患者电子病历档案。电子病历信息来源于各临床系统,又被充分利用到各临床系统中。

实现临床信息系统,就可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减少差错,节省出时间用于临床治疗和科研。同时,实现数据共享,可有效避免病人的重复检查。数据共享也是实现远程医疗的基础。利用临床信息系统积累的大量临床信息可通过计算机查询分析,有利于总结临床经验,开展临床科研。
临床信息系统包括门诊医生工作站、分诊管理系统、住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电子化病历书写与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临床检验系统、医学影像系统、超声/内镜/病理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心电管理系统、体检管理系统。

1.3.3     医疗管理系统

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完整的医疗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全过程追踪和动态管理,从而做到简化患者的诊疗过程,优化就诊环境,改变目前排队多、等候时间长、秩序混乱的局面。
医疗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门急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护理管理系统、医务管理系统、院感/传染病管理系统、科研教学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医疗保险/新农合接口、职业病管理系统接口、食源性疾病上报系统接口。

1.3.4     运营管理系统

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基于医院的运营战略规划,围绕医院运营目标的实现,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之上进行构建,平台包含了全面预算、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成本核算、资产、物资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等七大业务子系统,最终以BI数据仓库为依托的决策分析系统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展现,充分解决了医院目前由于异构系统的独立建设,以及横向各部门之间由于沟通不畅而形成的数据孤岛。通过以预算为主线的事前控制;物流、资产等业务系统的事中控制;成本管控、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事后控制的有机统一,协助医院运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好、更直观的向管理者提供系统化的分析手段。

HRP建立面向合理流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医院资源效能,可有效提升传统HIS的管理功能,从而使医院全面实现管理的可视化,使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科学化,使得医护分开核算、三级分科管理、零库存管理、顺价作价、多方融资、多方支付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应用中成为可能。
构建财务管理、核算、考评的统一平台,实现了采购、支出、收入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的预算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的管理模式。解决了科室、人员、资产、耗材、会计科目等口径一致性的问题。
通过耗材院内准入流程、供应商准入、证件效期的管理、院内个体条码的使用、以及条形码的追溯等功能,实现了医疗安全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从而使的医疗质量得到保障,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机率。
加强了资产预防性维护管理、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到期提醒、事后记录,不仅仅延长了设备的寿命,有效的减少或防止由于医疗设备引起的医疗纠纷,为医院避免了损失。
通过业务的积累为医院各部门的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库,为采购、维修、日常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使无形资产的递延成为可能。
大型设备的单机绩效考核,加强了医院对大型设备的收入、支出的核算,同时解决了医院对大型设备的盲目采购,从而解决了医院向来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
实现了以会计核算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物资、资产、工资、预算的管理都与会计核算建立通道,解决了帐账不符的问题,保证了数据底层统一共享,为管理者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数据参照,同时战略规划可以通过绩效方案、指标以及预算下达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自上向下的思想贯彻和自下向上的统一管理。
产品功能目录:
一级模块名称
二级模块名称
财务核算
总账、应付管理、UFO报表、出纳管理、票据管理
物流管理
资质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收费材料管理、消毒供应管理
资产管理
采购合同、资产采购、资产库存、资产卡片、单机绩效、设备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合同管理、薪资管理、福利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
全面预算
采购预算、费用预算、费用报销
绩效管理
战略规划、考核方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分析
成本核算
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EOF–
by ShawnShi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