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产业分析

1 移动医疗需求分析


    移动医疗面临两类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体:消费者和医生。他们是移动医疗服务或设备的主要使用者。

 1 移动医疗需求分析
总体来说,消费者和医生对移动医疗的需求可以划分为四类:
知识:为医疗决策提供新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信息包括疾病、药物和治疗方法。对于医生来说,信息可以是新的治疗方法,手术过程和临床指导。
沟通:为消费者与医生建立对话或信息发布的平台。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消费者预约门诊,联系专家,并与医生交流新进展。另一方面,它可以协助医生检查患者病况,回答一般性的咨询问题,并分享医学教育信息。
交易:为完成某项医疗服务进行的信息交换。移动医疗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远程服务,如,远程监控心电活动状况,续接医生处方等。对医生而言,移动医疗可以辅助其提供各式医疗服务,例如复查B超图像,提供诊断结论等。而这些付费服务以前只能在医院或诊所提供。
集成:将信息、服务和利益相关者统一在一个解决方案下。移动医疗可以为消费者整合所有历史和实时更新的数据,将消费者或其关心的人在某地治疗的所有医疗服务记录和诊断信息归集在一起。同时,移动医疗可以辅助医生将日常信息及各项活动整合在一起。
经济学人智库2012的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期待着移动医疗能帮助他们进行医疗决策,并有效地改善当前的医疗环境。消费者渴望获取充分的知识,使自己能够参与到医疗决策之中,甚至主导医疗决策的制定。目前有很多平台确实提供疾病、疗法和药品等方面的知识,但很少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设计。消费者期望的知识平台是权威的,公正的,且容易掌握。现在只有17%的受访消费者通过移动医疗的平台了解信息,46%的受访消费者希望将来使用移动医疗来获取新知识。同时,这些消费者也表示愿意为移动医疗平台提供的知识付费。
医生期望移动医疗能同时改善医院内部的沟通以及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且更侧重于前者。44%的受访医生认为移动医疗能改进医院内部流程并使各部门之间交流和衔接更加顺畅,33%的受访医生认为移动医疗可以减少行政管理时间。针对患者方面,医生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患者提高治疗质量,其次是为方便接触到的周边患者提供服务,最后才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以前不能覆盖到的患者提供服务。

移动医疗业务分析

移动医疗市场包括广泛的服务和应用程序,他们利用移动通信和设备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实现健康结果。基于所期望影响的服务和实现特定的卫生成果的应用,以及考虑到提供这些服务需要的专业要求,移动医疗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重点领域,针对患者的解决方案和医疗卫生系统增强两个方面。前者需要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是由个人直接使用,通常指患者或者居民。医疗卫生系统加强包括不直接与患者交互,但旨在提高病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效率的解决方案。

                     图 2 移动医疗服务框架
针对患者的解决方案通常遵循居民患有某种疾病或者面临患有某种疾病的风险的路径。包括采取措施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并寻求医生/医务工作者的帮助,诊断潜在的疾病以及治疗这些疾病。监测生命体征也是一个重要的组件,可以不同的阶段帮助患者,如提高身体素质,诊断基本条件和跟踪患者的康复。因此,从病人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移动健康服务和应用程序可以分为五大类 - 健康,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护。在所有这些类别中,患者或消费者是主要的直接交互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最终用户。
医疗卫生系统增强包括旨在提高病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效率的移动健康服务、应用程序。

移动医疗产业链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20多年中,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随着信息技术得以在医疗行业到深入应用,领域将逐步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手机及时获得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服务。移动医疗将成为未来五年医疗信息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3 移动医疗产业链
近年来 ,中国三大网络运营商都看好移动医疗这一产业,纷纷开始应用与布局,带动了移医疗在中国行业内的应用发展。围绕移动医疗的产业生态系统较庞大,对于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芯片企业应用开发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来说,移动医疗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市场 。
    移动运营商为医疗机构提供基于短信、3G\4G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改善医疗机构运营效率的解决方案。
医疗器械生产商制造了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家用医疗设备或芯片、传感器,其中有的设备可以向中心平台发送信息以供监护。
医疗机构采用了移动医疗解决方案,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同时突破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
医院IT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基于移动通信的解决方案来扩大他们为医院和消费者提供的现有产品组合。
医疗信息公司通过移动通信平台提供基于消费者或医生方面的相关信息。这些公司正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或手机网络来扩展他们的信息服务。
移动医疗不仅会带来丰厚的利润,备受医疗行业关注的还在于其高端、便捷的技术以及惊人功效:例如如果智能手机与高速移动网络相结合,就可以用来实现非侵入方式的健康状态检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另外,随着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如远程监测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持续时间更长、更加可靠的心电图(EKG)传感器,也将以最低成本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和获得医疗服务的能力。
在通信产业链方面,2011年医疗应用下载约4400万次。而据ABI Research预计“移动医疗” 应用的全球下载量的增长将两倍于营收的增长,到2016年时,全球范围每年的应用下载量会超过10亿次。
2012年初,GSM协会(GSMA)预测,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超过23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的收入,移动医疗产业链中的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将分别获得66亿美元、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收入,而亚太区域的规模将有68亿美元。

4 国内移动医疗产业现状

移动医疗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来加强医疗卫生保健,覆盖基础护理、公共卫生、急救护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医疗服务,能大大提升医疗卫生系统运行效率,在全球已广泛应用,发展空间巨大。由于医疗卫生既关系着国民健康也关系到国民经济,不少国家已将移动医疗打造成全力发展的战略级“跨界”产业,以改变传统医疗行业发展模式。
移动医疗也为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在改善医疗环境、医护质量及紧急救护和健康监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今,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移动医疗的各项基础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为,移动医疗将引领医疗模式“颠覆式的变革”,使之向更为个性化、以病人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以医改为核心的政策推动和以移动终端设备大普及为背景的市场环境,将助力中国成为移动医疗创新的肥沃土壤。
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向医疗领域延伸,尤其是移动宽带、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移动医疗市场高速发展。移动医疗的普及将大大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促进医疗信息在相关主体间共享互通、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线化、便捷化、个性化、共享化、智能化和感知化。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网络呼叫等已成为最先进入中国医院的移动医疗应用。
无线查房无疑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移动医疗应用。医院的移动医疗平台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条码、Wi-FiRFID等信息化技术辅助临床医疗。医院大楼内设有Wi-Fi,医生查房时手持平板电脑,通过医生个人账号登录后,自己所管理的住院病人信息一目了然。医生可在平板电脑上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入院后所有化验、影像检查,以更好地回应患者咨询。而患者最关心的费用问题,平板电脑也能精确显示每一笔细账的使用情况。还可以用平板电脑的摄像功能记录患者伤口等情况,通过图像查看恢复情况,不像以前只能凭借记忆。医生、护士可以非常自由地随处采集数据、随处记录,不再局限于办公室了。打针、服药、体温、医嘱等具体信息都同步更新与显示。之前做过的检查报告、影像资料都在病人名下,一点即开,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来回折腾找资料。
医疗卫生是一个信息和流程都高度复杂的行业,医务工作者则是信息流的中心。移动互联网让信息随时随地随手可得,也必定改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智能手机将发挥如显微镜、听诊器一般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新技术,在“移动”中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在装备医院信息系统(HIS)。随着HISPad版和手机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医院里,HIS会越来越“移动”。借助移动医疗,医务工作者不仅可以提升内部沟通效率,而且能促进医患互动,为病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务,甚至为原来无法服务到的病人提供服务。
移动医疗的使用并非仅限于医疗,对于个体健康监控也很有用。新的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及应用程序等不断推出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试用、推广和认同。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医患双方可以查看电子病历及医学数字影像、监测各项生理健康指标、查询药物、查看自救程序及其他医疗信息在线数据库……将移动超声探头插入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手持式超声显像。使用物联网(M2M)技术可以实现多种移动监测系统,如跌倒探测器、电子床单、癫痫报警和GPS定位、湿度传感器等。这些设备一旦被触发即刻便会报警,以文字形式发送给医院。

移动医疗还将改变过去人们只能亲自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获得医生处方或者建议的局面。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随时听取医生建议,获取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医疗服务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不仅将节省患者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病痛。





–EOF–
by ShawnShi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