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
标题 (Title): MedBuild AI: An Agent-Based Hybrid Intelligence Framework for Reshaping Agency in Healthcare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through Generative Design for Medical Architecture 作者 (Authors): Yiming Zhang, Yuejia Xu, Ziyao Wang, Xin Yan*, Xiaosai Hao 机构 (Affiliations): 北京建筑大学 (BUCEA)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发表年份 (Year): 2025 (Preprint, Oct 18, 2025)
结构化摘要 (Structured Abstract)
背景/目标 (Background/Objective): 全球医疗基础设施分布极不均衡,尤其在资源匮乏地区,面临“知识缺口”与“资源缺口”的双重困境。传统规划流程缓慢、昂贵且缺乏对当地语境的适应(即“不可能三角”)。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基于混合智能(Hybrid Intelligence)的 Web 平台,使缺乏专业知识的社区也能参与并获取合规、低成本、模块化的医疗建筑设计方案。 方法 (Methods): 提出了 MedBuild AI 框架,采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系统架构,融合了 LLM 的语义理解能力与专家系统的确定性计算能力。系统包含三个核心智能体: 对话智能体:负责采集本地定性需求并编码为结构化数据(DQL)。 专家系统智能体:基于规则的确定性计算引擎,生成功能任务书和预算控制。 设计与布局智能体:结合 LLM 规划与程序化几何引擎生成 3D 建筑模型。
结果 (Results): 通过四个不同语境(乡镇、大都市、新城、沿海村庄)的案例研究,证明了系统能根据人口、预算和地理约束,自动生成从 10 床位诊所到 1500 床位综合医院的差异化方案。 结论 (Conclusion): MedBuild AI 展示了神经符号 AI(Neuro-Symbolic AI)在建筑设计中的潜力。它不旨在替代建筑师,而是通过计算互惠(Computational Reciprocity)赋予社区规划主导权,将设计过程转化为透明的协商平台。
1. 引言 (Introduction)
1.1. 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Research Background & Problem Statement)
宏观背景:尽管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3),但全球全民健康覆盖(UHC)进展停滞。数十亿人缺乏基本医疗服务,非洲等地区存在严重的“空间失衡”(Spatial Imbalance),即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市,农村成为“医疗荒漠”。 行业痛点:传统医疗设施规划存在“不可能三角”(图 3):设计周期速度、建设成本与**语境适应性(Contextual Fit)**之间难以兼顾。现有流程过于依赖外部专家,导致“互动失效”: 信息差:本地知识被边缘化。 结构性低效:审批和设计周期过长。 可建造性困境:设计往往忽视本地低技术(Low-tech)和模块化施工能力。
核心研究问题:如何利用 AI 技术构建一个混合智能框架,既能利用专业医学建筑知识,又能赋予本地社区参与权,从而快速、低成本地生成符合当地语境的医疗设施概念设计?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缺口 (Literature Review & Research Gap)
现有方法演变: 早期生成范式:基于数学优化(如 QAP, MIP)和规则系统(如 Shape Grammars)。缺点:输入要求高,难以处理定性因素(文化、社会需求)。 数据驱动范式:基于 GANs、GNNs 的生成设计。缺点:“黑盒”性质,缺乏可解释性,难以保证严格的功能和法规约束(Hallucination)。
研究缺口 (Gap): 现有的计算工具链是断裂的:定量优化(数学模型)、模式生成(AI)与定性协商(人类对话)之间存在鸿沟。 缺乏一个端到端的、能将自然语言需求转化为合规工程模型的集成系统。 现有的 AI 辅助设计多关注视觉生成,忽视了医疗建筑特有的严格逻辑(如流线控制、院感防控)。
1.3. 研究目标与核心理念
目标:构建 MedBuild AI,一个基于 Web 的三智能体系统。 核心理念:混合智能(Hybrid Intelligence)。即利用 LLM 处理模糊的自然语言和逻辑规划,利用确定性代码(Python)处理数值计算和几何约束,实现“创造性”与“可验证性”的平衡。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Methodology)
2.1. 系统架构:三智能体框架 (The Three-Agent Framework)
2.2. Agent 1: 对话与信息编码智能体 (Dialogue & Information Encoding)
功能 :降维(Dimensionality Reduction)。将非结构化的用户叙述转化为结构化的机器指令。流程 :启发式数据引出 :MedBuild-GPT 与用户进行苏格拉底式对话。PHCMEISXG 框架 :基于 P(人口)、H(健康威胁)、C(文化)、M(母婴)、E(现有资源)、I(基础设施)、S(安全)、X(经济)、G(地理)九个维度提取信息。两阶段编译 :先由 LLM 总结为要点,再由 Encoder LLM 转化为紧凑的 DQL 字符串(如 P:pop=50000...|X:budget=5...)。
2.3. Agent 2: 专家系统智能体 (Functional Programming Expert System)
性质 :确定性(Deterministic) 。这是本研究区别于纯生成式 AI 的关键,旨在避免幻觉,确保医疗规划的科学性。与 基于规则(Rule-based)核心算法 :需求预测 :基于人口增长率和多因子加权评分模型(考虑疾病复杂度和基础设施)确定医院等级(Level Score)。床位计算 :计算 理论需求 - 现有有效供给 + 修正因子(如传染病、冲突创伤) = 净床位缺口。功能与预算优化 :根据公共卫生标准计算手术室(ORs)、ICU 等具体房间数量。 预算倒逼算法 :如果 估算成本 > 预算,系统会根据临床优先级(Priority Hierarchy)自动削减非核心面积,直到方案在预算内。
2.4. Agent 3: 建筑设计与布局智能体 (Architectural Design & Layout)
LLM 布局规划器 (Knowledge-Injected Generation) :使用“知识注入”Prompt,包含医疗建筑 拓扑库 (如 Courtyard, Podium-Tower, Finger Plan)。强制执行几何约束:边界依附、无环路(树状拓扑)、双方案输出(S1/S2)。
程序化 3D 引擎 (Procedural Geometry Engine) :技术细节 :为避免浮点数误差,使用离散整数网格 (Discrete Integer Grid) 进行布尔运算。轮廓生成 :采用闵可夫斯基和(Minkowski Sum)近似法生成建筑轮廓。布局算法 :智能分层 :根据基地面积动态计算所需楼层数。瀑布流分配 :优先安置核心医疗科室。网格化模块生成 :将房间映射到结构网格,生成模块化组件(便于预制装配)。
3. 结果与发现 (Results & Findings)
3.1. 案例研究 (Case Studies)
成长型乡镇 (Case 1) :人口 5 万,预算 500 万美元。系统生成了一个172 床的二级医院 ,采用分散式布局以适应宽松用地。大型都市 (Case 2) :人口 60 万,预算 5000 万美元。系统生成了1500 床的三级医院 ,采用高密度塔楼(Podium-Tower)应对用地紧张。未来新城 (Case 3) :人口 300 万。生成了超大规模教学医院园区。沿海渔村 (Case 4) :人口 5 千,预算极低。系统生成了10 床的一级卫生中心 ,并建议采用架空结构以应对洪水风险。
3.2. 关键发现
语境敏感性 :系统不仅调整规模,还调整形态。例如在 Case 4 中,它识别出洪水风险并调整了底层结构逻辑。预算控制 :Agent 2 的迭代算法成功将设计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了“设计即算账”的透明化。模块化输出 :生成的 3D 模型具有明显的模块化特征,直接对应低技术、预制化的建造逻辑。
4. 讨论 (Discussion)
4.1. 理论贡献:神经符号 AI 的应用
论文对比了 MedBuild AI 与其他计算设计框架(如 QAP, GANs, GNNs)(Table 5)。 核心优势 :MedBuild AI 处于“混合智能”象限,结合了 LLM 的意图理解(Intent Understanding)和专家系统的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它解决了纯数学模型难以使用、纯深度学习模型不可解释/不可控的问题。
4.2. 实践启示:重塑代理权 (Reshaping Agency)
流程变革 :从线性的“专家主导”转变为循环的“人机协作”。赋能 :将复杂的医疗规划知识封装在后台,前台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使得没有建筑学背景的本地社区领袖、医生也能参与早期规划,并即时看到预算和功能的权衡(Trade-offs)。这是一种**设计协商(Design Negotiation)**工具。
4.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
局限性 :目前的 PHCMEISXG 框架难以完全捕捉复杂的文化动态;地形适应能力有限;缺乏多目标(能耗、流线)的同时优化能力。未来方向 :引入 RAG (检索增强生成) ,结合各国的具体建筑规范。引入 GNN (图神经网络) 优化复杂的房间邻接关系。对接 BIM (IFC 格式) ,实现从概念设计到深化设计的无缝衔接。
5. 结论 (Conclusion)
6. 核心参考文献 (Core Referenc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Tracking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2023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 (数据来源,定义了问题的紧迫性)Muther, R. (1973)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早期布局规划理论基础)Stiny, G., & Gips, J. (1972) .Shape Grammars . (规则生成系统的理论基础)Hu, R., et al. (2020) .Graph2Plan: Learning floorplan generation from layout graphs . (对比的深度学习生成方法)Rietschel, M., & Steinfeld, K. (2024) .Mediating Modes of Thought: LLM’s for Design Scripting . (混合智能与LLM设计脚本的启发来源)
–EOF–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