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分析
该文件是英国政府于2021年9月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该战略建立在2017年《工业战略》和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协议》的成果之上
为此,战略提出了三大支柱:
- 投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长期需求,以保持科学和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领导地位
。 - 支持向人工智能赋能的经济转型,抓住英国的创新机遇,确保人工智能惠及所有行业和地区
。 - 建立正确的国家和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方法,以鼓励创新和投资,同时保护公众和基本价值观
。
该战略强调通过广泛的公众信任和参与,以及吸纳社会各界的多元化人才和观点来实现这些目标
-
关键要点:
- 英国计划在十年内成为全球AI超级大国
。 - 战略围绕三大核心支柱构建:投资AI生态系统、确保AI普惠各行业各地区、有效治理AI
。 -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人才、数据、算力、资金的保障与发展
。 - 强调建立“最亲创新”的监管环境,同时维护公众信任和道德价值观
。 - AI被视为提升英国经济韧性、生产力、增长和创新的关键,并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
。
- 英国计划在十年内成为全球AI超级大国
-
创新见解:
- 明确将AI战略定位为国家经济、安全、健康和福祉的“顶层优先事项”
。 - 提出“国家AI研究与创新计划”,旨在将英国从一个拥有丰富但孤立的AI研究格局转变为一个包容、互联、协作和跨学科的生态系统
。 - 强调“AI向善”,并将AI应用于解决净零排放和健康韧性等重大社会挑战的“使命”中
。 - 不仅关注当前AI技术,还正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远期可能性,并主张积极引导技术向和平、与人类对齐的方向发展
。 - 特别关注提升A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认为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减少偏见,激发更广泛的创新
。
- 明确将AI战略定位为国家经济、安全、健康和福祉的“顶层优先事项”
2. 重要引用与翻译
原文1:“Our ten-year plan to make Britain a global Al superpower” (Page 4, 标题)
翻译:“我们未来十年的计划——让英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超级大国” **引用理由:**这句直接点明了该战略的核心目标和雄心,是理解整个文档主旨的关键。
原文2:“The key drivers of progress, discovery and strategic advantage in Al are access to people, data, compute and finance - all of which face huge global competition;” (Page 5, 行政摘要;Page 7, 引言)
翻译:“在人工智能领域,进步、发现和战略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是获取人才、数据、算力和资金——所有这些都面临着巨大的全球竞争;” **引用理由:**此句概括了英国政府对AI发展核心要素的认知,以及对当前国际竞争态势的判断,是战略制定所依据的基本前提。
原文3:“This National Al Strategy will signal to the world our intention to build the most pro-innovation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n the world;” (Page 4, Nadine Dorries前言)
翻译:“这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将向世界表明我们致力于构建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监管环境的决心;” **引用理由:**这句话突出了英国在AI治理上的核心方针,即通过“亲创新”的监管来吸引投资、促进发展,体现了其政策导向。
原文4:“As Al increasingly becomes an enabler for transforming the economy and our personal lives,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reasons we should care about diversity in our Al ecosystem: MORAL... SOCIAL... ECONOMIC” (Page 10, 反映和保护社会)
翻译:“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成为改变经济和我们个人生活的推动者,我们至少有三个理由应该关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道德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 **引用理由:**这段话强调了英国在发展AI时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视,并从道德、社会、经济三个维度阐述其重要性,体现了战略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原文5:“However, we take the firm stance that it is critical to watch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hnology, to take seriously the possibility of AGI and 'more general Al', and to actively direct the technology in a peaceful, human-aligned direction.” (Page 10, 更长远来看)
翻译:“然而,我们坚定地认为,关注技术演进,认真对待通用人工智能(AGI)和‘更通用AI’的可能性,并积极引导技术向和平、与人类对齐的方向发展至关重要。” **引用理由:**此引用表明英国AI战略不仅着眼于当前应用,也对AI的长期发展和潜在的颠覆性影响(如AGI)有所考量,并提出了前瞻性的治理原则。
3、阅读笔记
【第一支柱:投资AI生态系统的长期需求】:旨在通过强化人才、研发、数据、算力和融资,巩固英国的AI科研与创新基础。
- 技能与人才:通过新的签证途径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支持现有的人才培养项目(如博士培养中心、硕士转换课程) ,并提升现有劳动力的AI技能 。 - 研发创新:启动国家AI研究与创新计划,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基础研究成果转化
。 - 数据与算力:改善数据可获得性,支持数据信托等机制
,并评估英国的算力需求 。
#AI生态 #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 #数据战略 #算力设施
【第二支柱:确保AI惠及所有行业和地区】:推动AI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扩散,使各方受益。
- AI部署:启动专门项目,刺激AI技术在潜力大但AI成熟度较低的行业的开发和采用
。 - 公共利益:将AI应用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如制定健康与社会关怀领域的AI国家战略
,以及推动净零排放等创新使命 。 - 知识产权与商业化:保护知识产权,支持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
#AI普及 #行业赋能 #公共服务AI #创新使命
【第三支柱:有效治理AI】:建立一个亲创新、负责任且值得信赖的AI治理和监管框架。
- 监管方法:在支持创新和应用的同时保护公众并建立信任
,探索灵活的、与快速变化的技术需求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 -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AI治理规则的制定,推广英国的价值观和标准
。 - AI保障与风险:发展AI保障技术和机制
,关注AI风险、安全及其长期发展,包括AGI的潜在影响 。
#AI治理 #创新监管 #伦理与信任 #国际标准 #AI安全
4. 文章核心问题问答
问题1: 英国国家AI战略的总体愿景是什么?
回答:英国国家AI战略的总体愿景是“在未来十年内,将英国打造成全球AI超级大国”
问题2: 该战略如何平衡推动AI创新与确保公众信任和安全之间的关系?
回答:该战略的第三大支柱“有效治理AI”
问题3: 为加强英国的AI生态系统,战略确定了哪些关键的投资领域?
回答:战略的第一大支柱“投资AI生态系统的长期需求”
5. 行动与改变
行动建议: 对于英国的学术界、产业界及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围绕该《国家AI战略》的三大支柱协同行动。具体而言:
- 生态建设者(大学、研究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国家AI研究与创新计划
,利用新的签证政策吸引和培养顶尖AI人才 ,并探索创新的数据共享和算力基础设施方案 。 - 产业应用者(各行各业的企业):探索AI技术在自身业务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政府重点关注的“使命”领域(如健康、净零排放)
,并利用政府提供的技能提升项目(如Skills Bootcamps)培养员工的AI素养 。 - 治理参与者(监管机构、伦理委员会、公众):积极参与AI治理框架的讨论和建设
,推动建立亲创新且负责任的监管环境,确保AI发展符合道德规范并赢得公众信任 。
通过阅读这份战略,读者可以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战略远不止于技术研发的规划,它是一项系统性的、涉及经济、社会、教育、法律和国际关系的宏大工程。英国的AI战略清晰地揭示了AI发展对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重要性,以及构建一个全面、协同的生态系统(涵盖人才、数据、算力、资金、治理)的必要性。它强调了“长期主义”视角
6. 发散联想
阅读英国这份《国家AI战略》,让我想到了全球范围内各国在关键科技领域争夺制高点的历史和现实。这份战略不仅仅是一份技术发展规划,更像是一份“AI时代的国家宣言”,充满了雄心和对未来的系统性思考。
-
历史的回响:这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中叶的“太空竞赛”或更早的工业革命。彼时,国家力量的介入和战略规划对于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塑造国际格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英国作为老牌科技强国,其AI战略也体现了这种通过顶层设计来保持和争取全球领导地位的意图。它强调“超级大国”的定位
,并明确AI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 。 -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战略中反复强调“亲创新”的监管
、“价值观”的输出 以及“公众信任”的构建 ,这体现了英国试图在AI发展中融合其“软实力”的考量。这与一些可能更侧重技术本身或产业规模的国家战略有所不同,英国似乎希望通过构建一套负责任且具吸引力的治理体系来形成其独特优势。正如AlphaFold的例子所展示的,开放共享研究成果不仅推动科学进步,也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声誉 。 -
人才争夺战的全球化:战略中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通过各种签证政策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做法
,反映了AI时代人才竞争的白热化。这不仅仅是英国的策略,也是美国、中国、加拿大等AI强国正在积极推行的。未来,一个国家的AI实力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对全球智力资源的吸引和整合能力。 -
长期主义与现实挑战:十年规划
体现了英国政府对AI发展的长期承诺。然而,AI技术日新月异,十年的时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战略能否保持灵活性,及时根据技术突破和市场动态进行调整,将是其成功的关键。此外,战略中提到的资金投入、数据共享的实现、算力瓶颈的克服等,都是非常现实的挑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跨部门协作。 -
“全社会努力”的必要性:战略中提到“构建我们在AI领域的优势将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并将贯穿未来十年”
。这点非常重要。AI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单靠政府或少数科研机构无法实现宏伟目标。它需要产业界、学术界、教育体系、公民社会乃至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和适应。例如,提升全民AI素养 、鼓励企业应用AI 、让公众参与伦理讨论 等,都是“全社会努力”的具体体现。
7. 深刻洞察与批判性评价
尽管这份战略在2021年发布时具有其前瞻性和全面性,但从当前的视角,特别是经历了2022年底以来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更具批判性的审视:
-
“超级大国”愿景的现实挑战与资源匹配度:
- 报告表述: 目标是成为“全球AI超级大国”
。 - 深层洞察: “超级大国”的定义是什么?在AI领域,这通常意味着在基础模型研发、算力规模、数据拥有量、顶尖人才储备和全球标准制定上拥有绝对领导力。相较于美国科技巨头(如Google, Microsoft, NVIDIA, OpenAI等)和中国国家层面的巨大投入,英国的财政投入(报告提及自2014年以来投入超23亿英镑
)和市场体量,使其难以在AI的“硬实力”层面与美中全面抗衡。战略发布时,AI的资本密集程度可能被低估,尤其是训练顶尖大模型所需的算力和资金已达到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级别。 - 潜在盲点: 战略可能对成为“全面型”AI超级大国的难度和所需资源量级判断不足。更现实的路径或许是聚焦于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定细分领域(如AI伦理、特定行业应用、AI治理框架创新)或扮演关键的国际协调与标准倡导角色。
- 报告表述: 目标是成为“全球AI超级大国”
-
战略时效性与生成式AI的冲击:
- 报告背景: 发布于2021年9月,早于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引发的全球热潮。
- 深层洞察: 2022年底以来,生成式AI(GenAI)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AI的技术前沿、应用范式和竞争格局。这份战略对GenAI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如对知识工作、内容创作、人机交互模式的彻底改变)缺乏预见性。其对“AI”的理解可能更多基于传统的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
- 潜在盲点: 战略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大模型训练的数据壁垒、以及GenAI带来的新型伦理和安全挑战可能准备不足。许多行动计划(如对技能、数据、算力的规划)需要基于GenAI的现实进行大幅度调整和升级。
-
“亲创新”监管与“价值观保护”的内在张力:
- 报告表述: 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最亲创新的监管环境”
,同时保护公众和基本价值观 。 - 深层洞察: “亲创新”与“强监管以保护价值观”之间存在天然的张力。过度强调创新速度可能牺牲安全、伦理和公平;而过于严苛的监管又可能扼杀创新活力,使英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在AI发展初期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监管,而欧盟则倾向于更严格的规范(如《AI法案》)。英国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但如何界定“平衡”、如何设计既能激发创新又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机制,是极具挑战性的。
- 潜在盲点: 战略在如何具体操作这种平衡上着墨不多。例如,对于AI的“黑箱”问题、算法偏见、数据隐私、以及AI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等具体难题,需要更细致和动态的治理方案,而非仅仅是原则性的表述。
- 报告表述: 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最亲创新的监管环境”
-
人才、数据、算力的全球竞争白热化:
- 报告表述: 强调获取人才、数据、算力的重要性,并面临巨大全球竞争
。计划通过多种措施吸引和培养人才 ,改善数据可获得性 ,并评估算力需求 。 - 深层洞察:
- 人才: 全球顶尖AI人才高度稀缺,主要流向美国的高薪科技企业。英国虽有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
,但在薪酬待遇、产业规模和职业发展机会上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签证政策的便利化 是积极举措,但不足以扭转根本格局。 - 数据: 高质量、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是训练先进AI模型的“燃料”。英国虽有国家数据战略
和公共数据开放的努力 ,但在数据体量和数据收集的便利性上,难以与拥有全球用户平台的美国科技公司或数据管理方式不同的中国相比。数据隐私保护法规(如GDPR的后续影响)也对数据的使用和共享构成制约。 - 算力: 顶尖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对高性能计算资源(尤其是GPU)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英国在该领域的本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如缺乏NVIDIA、AMD、Intel这样的芯片巨头,尽管提到了对Graphcore的支持
和半导体行业审查 ),在算力获取上可能受制于人,成本高昂。
- 人才: 全球顶尖AI人才高度稀缺,主要流向美国的高薪科技企业。英国虽有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
- 潜在盲点: 战略对于如何在这些关键生产要素的全球“卖方市场”中确保英国的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缺乏足够强力的应对方案。
- 报告表述: 强调获取人才、数据、算力的重要性,并面临巨大全球竞争
-
“AI惠及所有行业和地区”的艰巨性:
- 报告表述: 目标是确保AI惠及所有行业和地区,支持向AI赋能的经济转型
。 - 深层洞察: AI技术的扩散和普惠应用面临诸多障碍,包括:不同行业和地区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中小企业缺乏应用AI的资金、人才和认知;AI应用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高;以及对失业和加剧不平等的担忧。政府主导的“使命”驱动项目(如应用于净零排放和健康领域
)是好的尝试,但要实现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更市场化、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改革。 - 潜在盲点: 战略对于如何克服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如何赋能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以及如何应对AI可能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社会结构调整,着力稍显不足。
- 报告表述: 目标是确保AI惠及所有行业和地区,支持向AI赋能的经济转型
-
国际合作与地缘政治定位:
- 报告表述: 强调国际合作,特别是与美国在AI研发上的合作
,并希望在国际治理中发挥领导作用 。 - 深层洞察: 在中美AI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技术阵营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英国的国际定位颇为微妙。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深化美英合作是自然选择。但同时,英国也需要与欧盟、以及其他在AI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家(如加拿大、日本、印度等)保持协调。如何在巨头之间找到自身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空间,考验着英国的外交智慧。
- 潜在盲点: 英国如何在强调自身价值观
的同时,与AI发展模式和治理理念不同的国家进行有效对话与合作?如何在日益“去全球化”和“技术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推动开放和负责任的AI国际合作?
- 报告表述: 强调国际合作,特别是与美国在AI研发上的合作
–EOF–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